入伏后将开启“伏”汤蹈火模式?这12个避暑宝藏地值得打卡

时间 : 2023-07-12 08:00:52 来源 : 潮新闻

7月11日起,“三伏”大幕正式开启。今年“三伏”依旧有40天,这也是继2015年以来连续9年保持40天“超长待机”纪录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入伏之后会不会更热?哪些地方适合避暑?据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来看,头伏期间,南方部分地区将维持大范围高温闷热的天气格局,桑拿天超长待机。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新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西、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区热力值拉满,在部分时段极易出现中暑天气。

图源@中国天气

地图显示,比较容易中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一带、江南华南一带以及新疆地区。而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、贵州、云南等大片区域最高气温多在32℃以下,天气总体较舒适,不易发生中暑风险。

那么,如此炎炎夏日,还有哪里可以觅清凉?这十二大避暑宝藏地,值得打卡!

1、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天然冰洞

冰洞是不是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意,地处黑龙江黑河市的五大连池就拥有这样的清凉景观。黑河常年夏季平均气温在22℃左右,而五大连池的冰洞内常年气温在0℃之下,到这里不仅能避暑,还需要穿好棉服保暖。洞壁内还可见形态各异的火山熔岩流痕,顶部则是自然垂下的钟乳石,晶莹剔透,仿若步入水晶宫一般。除了冰洞,溶洞也是不错的避暑游景观。

2、云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

为喀斯特地貌湿地,景区内有近百个喀斯特溶洞新罗密布,溶洞内温度要比洞外低上10℃左右。洞内钟乳石或长或短,垂直而下,造型各异。除了溶洞探险,进入7月,普者黑上万亩的野生荷花盛放,也是夏季不可错过的盛景。

长白山日出花海 图源视觉中国

3、吉林长白山

山区游也是夏季人们避暑的一大选择。吉林的长白山是一座长期休眠的火山,海拔在1000米以上,夏季气温在20℃左右,炎热的风似乎吹不到这里,山顶气温更低,前往需带好长袖、外套等衣物保暖。长白山水域众多,除拥有宏伟的瀑布群外,还有我国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天池。每年7、8月份,生长在天池水岸的长白杜鹃、高山菊等高山花卉迎来盛放期,人们到这里可一观五彩天池的盛景。

4、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

它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,森林覆盖率达80%,这里拥有原始森林、火山遗迹、高位火山口湖、高山湿地、河流湖泊、峡谷奇峰等多种地质资源。阿尔山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仅为22℃,到这里可远离酷暑的炙烤,享受凉爽的夏日。

5、河南云台山

连日来,河南等地遭高温炙烤,外出游玩,许多当地人都将避暑胜地焦作云台山纳入了选项。云台山错落有致的峡谷中分布着大量的瀑布,号称“三步一泉,五步一瀑”,水花飞溅时,游人能感受到沁入心脾的清凉。

6、辽宁大连金石滩

夏季出游,怎么会少了可以吹海风的滨海游。著名的滨海度假胜地辽宁大连金石滩有着30公里的海岸线,为降低晒伤风险,这里还设有上千个凉亭,供游人纳凉。此外,金石滩还有造型各异的岩石,海水的潮汐“雕刻”出恐龙探海、大鹏展翅等栩栩如生的造型,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除了去海滨打卡,竹筏漂流也能让你体验夏日清凉。

漓江游船 图源视觉中国

7、广西桂林漓江

每年7月开始,桂林进入旱季,但丰沛的春雨早已为漓江提供了充沛的水量,游船和竹筏可顺畅通行,两岸的青竹青翠欲滴,与翠绿的湖水交相辉映,置身其中满眼绿意。桂林市区夏季气温较高,到漓江乘坐竹筏漂流、泛舟江上,可感受丝丝凉风,在炎热夏日觅得一丝清凉。

8、新疆喀纳斯风景区

新疆喀纳斯风景区在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也不过16℃左右,十分清凉,是夏季的避暑好去处。其核心景观喀纳斯湖,是冰川被强烈侵蚀后形成的水域。湖面四周分布着辽阔的针阔叶混交林,与远山相连,夏季泛舟湖上,视野开阔,远处的雪山、壮阔的森林及湖景尽收眼底。

9、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

这里拥有广袤的天然牧场,夏季空气清新,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,微风送爽,让人暂时忘记城市的喧嚣,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。

10、贵州乌蒙大草原

在南方,也可观赏草原风光,贵州乌蒙大草原,就是一片坐落在南方的草原。它是高山草原,最高海拔2857米,俗称“坡上草原”,在这里除了可欣赏草原牧色,还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天气景观——草原云海。

11、四川宜宾蜀南竹海

素以雄、险、幽、峻、秀著名,忘忧谷中有数十里蜿蜒的赏景小径,两边的竹林绵延不绝,被称为“翡翠长廊”,负氧离子含量高,是天然的氧吧,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竹叶的清香,微风吹过,弥漫开来。

12、浙江莫干山风景区

也有大量竹林可赏,这里夏季天气凉爽,7、8月份平均气温在24℃左右,适宜避暑,且雨量充沛,竹林被雨雾笼罩,仿若仙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“避暑游”的目的地,人们往往会选在山区、水域或草原,这些地方溺水、地质灾害、雷击等发生风险较高。有计划出游的小伙伴们需提高安全意识,谨防强降雨、强对流天气、地质灾害对出行的影响,出行前关注临近的预警预报信息,科学制定出游计划,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。

(内容综合自央广网、中国天气网)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门文章